道(精校版)_第99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991节 (第2/3页)

光偶然在各国使臣身上扫过,也自有傲然之意。大燕国势如日中天,各附属国纷纷朝贡,他们自然有其骄傲的资格。

    “时日如梭,匆匆过往,转眼间又到百国朝贡之期,今见诸位卿家尽数前来,朕心甚慰。望你等归返国度后,转告各自国主,让他们日后行事谨慎,凡事三思,若能对大燕恭谨驯服不生二意,朕允诺不更朝贡之礼,不动刀兵之利,不欺弱小之国!”

    “陛下仁慈,我等必将此言转告国主!”

    燕皇满意点头,微微抬手,身边近侍上前一步,道:“宣大燕陛下令,各国使臣朝贡,皆有赏赐,转带回国,以示皇恩浩荡,钦赐!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赏赐!”

    各国使臣俯身行礼。

    “陛下,各方附庸国虽不在我大燕版图之内,但亦是我大燕之臣,便应遵循我大燕天子意志行事,若有妄自更改,藐视大燕,藐视我皇旨意,当如何?”下首,大燕文臣中,一须发皆白面容刚毅老者迈步而出,向燕皇恭谨行礼,说话间自有一股不威自怒的气势。

    燕皇微微皱眉,道:“若如文卿所言,便是对我大燕有不恭不臣之心,当严惩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这文臣恭谨行礼,语锋却瞬间一变,沉声开口,“既如此,便请陛下下令,将这朝贡使臣中,那对我大燕不恭不臣之人拿下,枭首示众!”

    声音斩钉截铁,自有一股冷厉肃杀!

    整个大殿,骤然安静。

    大燕御史监察百官,有弹劾进言之权,而御史大夫文成渊又为言官之首,手中虽无实权,但开口弹劾,亦有着不容小觑的份量!尤其此刻众目睽睽下,若言之有物,即便燕皇不愿深究之事,为防天下悠悠之口,也不能有半点包庇。

    各国使臣心中尽皆一惊,待回过神来,同时转首,目光隐隐看向一处。

    至于大燕朝臣,则是目露冷意,生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嘲弄之色。

    萧晨神态平静,只是眉心生出几分褶皱,低首看着大殿光洁照人的地面,脸上一片平静,未曾露出半点异色。

    这份沉稳,使得殿内诸多修士或是敬畏或是皱眉或是暗中冷笑!

    “不知文卿所言,是指何人?”燕皇缓缓开口,目光在殿内扫过,诸臣心中尽皆凛然。

    唯有文成渊不受燕皇气势所迫,他是天下言官之首,便要言大燕朝中不恭不敬之事,这是大燕赋予他的身份与资格,拱手行礼,道:“戎国使臣,青云公萧晨!”

    第七卷:百族试炼 第713章 弹劾

    诸人虽有猜测,但此刻闻言,心中亦是忍不住狠狠一震!

    萧晨之名如今早已传遍蓟都,再非名不见经传的戎国使节,疑似创世封王境强者的修为,更是足以令人心中敬畏。

    但此刻,大燕御史大夫文成渊直谏燕皇,将萧晨擒下枭首,如此举动魄力,何其惊人!

    燕皇皱眉不语,目光却已经越过众人,落在那使臣中微微低首以示敬畏的身影之上。只是此刻他眉头愈发皱紧,脸上却仍旧没有半点惊慌。

    这点让燕皇心中生出几分好奇,亦有几分淡淡的怒意。

    他为大燕之主,如今有人正面弹劾加以死罪,萧晨竟还能如此漠然应对,是当真心中俯仰无愧?还是未曾讲他这位燕皇陛下看在眼中。

    帝王君心,一念而动,整个气势却有翻天覆地之变化,温和轻缓的帝王威压,此刻骤然化为寒风料峭,大殿之内气氛陡然僵固凝滞。

    “文卿此言,可有依据?且不可口中妄言,诬陷使臣。”

    燕皇虽仍在质问,但气息变化与话中流露出的深意,却让朝堂上修士心中一震。

    如璋家兄弟三人,此刻虽面无表情,但心中依旧是难掩欢喜,他们遵从老祖的意志,暂且放下与萧晨的仇怨,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愿看到萧晨遇到麻烦。

    咱们不好动你,但有人出手,作壁上观或者推波助澜一下,也还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大燕军方的大人们脸色阴沉,作为大燕军人,他们对于胆敢违抗帝国意志的行为等同当做是对帝国军方的挑衅,若陛下下令惩治戎国,他们很乐意出手。

    帝国的大军已经许久未曾经历过真正的战争,或许在大战爆发前,应该让军队经历一些战事,以唤醒他们体内战斗的血液。

    更多的大臣对此报以冷笑,虽然陛下本意是要趁此机会安抚拉拢各方属国,以免在日后爆发的战事中,出现后方震荡不稳。但要让这些附属国听话,安抚拉拢不可缺少,但杀一儆百展露一下大燕帝国的强大,双管齐下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。这般想来,此刻的戎国,当真是最佳的出手对象。

    至于各国的使臣们,面对大燕朝堂内突然的风云变幻与寒意翻涌,最初的慌乱震动后,脸色很快规矩平静,微微低首神态更加敬畏,但除此外便再无其他的反应。

    既是针对戎国,他们何必插手?况且对于那位强势且强大的青云公,他们在敬畏之时,心中未尝没有一些负面的情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