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百四十四章 铜雀台成(日更1/5) (第2/2页)
以强化祈愿带来的效果。 看来,铜雀台不仅仅是契合大小乔姐妹,也契合洛神甄宓。 “大人召宓儿,所谓何事?” 甄宓刚刚挑好在铜雀台的房间,得到徐天召见,还以为徐天这么快就要在铜雀台酒池肉林…… “你可在铜雀台,为天下苍生祈愿?” “或许需要一些祭品。” “立即令人下去操办。” 徐天可以理解祈愿需要准备祭品。 即使桃园结义,也要准备乌牛白马。 徐天倒是想要看看,甄宓的“祈愿”特性,会带来什么效果。 “祈愿”作为金色特性,肯定有独到之处。 青州,东莱郡,不其山,山林外围,一队黄巾军出没。 “有没有找到他们?” “老大,他们好像逃入了不其山。” “废物,一定要找到他们!” 黄巾军首领在搜寻一群士人的踪迹。 不其山中,青州北海国的大儒郑玄,与一群弟子,暂时避难至此。 除了他们,还有携家带口的北海国百姓。 青州遍地都是黄巾军,青州刺史焦和战死,北海国相孔融只会空谈,没有魄力,也没有能力镇压青州黄巾军。 黄巾军主力转战北海国,北海国各地沦陷,郑玄也只能带着众多弟子和百姓,逃到毗邻北海国的东莱郡不其山避难。 然而,不其山也并非是乐土。 郑玄是卢植的同门师弟,同样,门生满天下。 本来,郑玄在北海国办学,青州黄巾军动乱,郑玄几乎倾家荡产。 一个弟子愁眉苦脸:“先生,我们携带的粮食,本来还勉强够用。分了不少给灾民之后,却再也不够用了,该当如何是好?” 几百名跟随郑玄的弟子,全部看向郑玄,等待郑玄做出决定。 郑玄看着这些从各个州郡前来他的门下学习的士子,最终痛心疾首:“贼寇肆虐,为师已经身无分文,难以为继,不能连累了你们。你们从哪里来,便回哪里去吧。以你们家族的势力,在这个乱世,依然可以过得很好。” “先生!” 几百名弟子一阵骚动。 郑玄最终还是因为没有粮草,停止授学,辞谢众学生。 即使是大儒,也没有到辟谷的境界。 没有饭吃,是会饿死的。 吃不饱饭,学什么也不管用。 郑玄这些弟子,绝大多数不是寻常人,而是各郡县的士族,他们还有可去之地。 “唉,没想到跟随先生学习,不到一年,便因黄巾军,不得不离开。” “季珪,你接下来要去哪里?我听说先生准备去隔壁徐州避难,安心研究儒家经典,注释《孝经》,你是否一同前去?” “不了,徐州陶谦,并非良主。我打算返回冀州清河国。听闻冀州牧徐子云,坐拥河北十郡之地,兵强马壮,或许可以成就大事。公孙方,你们要不要与我同往冀州?” 郑玄的弟子之中,一个名为崔琰的清河国世家弟子,对公孙方等郑玄的弟子说道。 “冀州牧?冀州是一块好地方啊,仅次于中原。” 一些弟子不由动心。 中原士人的影响力最大,河北的影响力也不小。 毕竟,光武帝刘秀,先是在中原起兵,然后到河北募兵,这两块地方,对东汉的影响力巨大,甚至超过了关中。 “愿意与我返回冀州的人,收拾行囊,我们次日告辞先生,避开黄巾军。” 崔琰带走了一批来自冀州的士子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