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黎至尊_第834章王青的传讯灵石?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834章王青的传讯灵石? (第1/2页)

    真正出现集中制令衙门和集中官这两个词语,是当年度过最初期的令法演变后,秦帝秦元川那里流出了一个案例,让全帝国满朝文武纷纷开始相仿他的做法。

    在当年,这集中制令的本意是劝告世袭官位子弟:“你们都是秦皇帝国功臣的后代子弟,现在帝国需要你去从事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,希望你们能够像先祖一样,继续报效帝国。”

    可在十几年前某一日的早朝上,一位德高望重的吏部老尚书因为政见与秦元川不和而大声呵斥他。

    度量狭小的秦元川哪里能够受得了这个?

    而且之前这名老尚书还是他大哥秦元海的门下拥戴者,一气之下的秦元川当朝下了一道帝令。

    那道帝令的大意是老尚书一生劳苦功高,为了秦皇帝国竟然敢于呵斥孤,孤深感老尚书的忠君大义,特封你为吏部监察尚书,官拜正二品。

    看在这看似褒奖的帝令最后,有心人发现竟然还有五个字:“集中制令也!”

    哗!!!

    这一道帝令一下,满朝文武大惊,集中制令还能这么用?

    本是从二品的老尚书明面上生了一级,随后被秦元川胡乱捧了一通,再奉了一个吏部监察尚书这史上从未有过的官职,然后依据是抚慰那些多余世袭子弟的集中制令?

    那......那老尚书岂不是成了一个虚职的集中官?

    随后,满朝文武官员的猜想得到了验证,这名被破格提了一级的老尚书在帝令之后,除了落下一个吏部监察尚书这霸气盎然的名号之外,没有任何职责职能。

    连职能都没有了,他当然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虚职集中官儿!

    神授君权,天子无戏言,臣当以身仿之!

    这句话不知道约束了多少代帝王君主的言行之举,而秦元川这一次盛怒后的冲动,也开启了秦皇帝国集中制令衙门和集中官时代。

    下级官员有了依据,开始纷纷效仿秦帝秦元川,对于治下不听令的官员,实在没有折了,他们便有样学样,封上一个闻所闻问,见所未见的官位,大笔一挥五个大字:“集中制令也!”

    这条笑话延续至今,已经变成了官场的潜规则,如果某位官员的升官文书上,写有集中制令也这五个字,其本身可能还是原来衙门的官,但实际上就相当于进了集中制令衙门了。

   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,这个体系也越发健全,某些威高权重的大人们索性直接批上一块地,为“集中制令官员”画上一块地,将他们给圈养起来,倒也得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。

    在秦皇帝城,作为六部之一的刑部,他们将衙门之内的集中制令官员统一安置在城西区,那里是秦皇帝城作为贫瘠的地区。

    不过说是贫瘠,也要看是与什么地方来比,实际上秦皇帝城的城西区比从前的十王国制的王国级都城都要繁华。

    “王福,今日刑天府城西衙门来了几人啊?”

    此刻,位于秦皇帝城城西区的刑天府城西衙门内,监察主事王青抬头睨了一眼身旁的文案侍从道。

    “主事大人,整个刑天府城西衙门只有咱们两人来了,其他人......其他人根本没有来。”

    “哼!帝国养了他们这帮只知道那月例吃饭的饭桶!”王青听到这句话,不由冷哼一声道。

    他之前在秦皇秘府,虽然只是一个从九品的行动队长,但却是实权职位,因为为人过于偏激,不得上司喜欢,便连升两级将他调来了刑部刑天府,美其名曰:卧底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却是被烙上“集中官”的印记,流放与此,整日什么事情都没有,坐到衙门发呆虚度生命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站在刑天府城西衙门大院当中的王青不由望了望自己书房的方向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倒也不能够算是什么事儿都没有,他的任务除了需要打探刑天府的情报以外,还要守护那些蜡封的案卷文书。

    已经三个月了,王青始终搞不明白,上面派他来到底是要做什么,而他也不敢越矩,将那些案卷文书打开。

    “大人倒也不能够说都不来,还是有很多人去了城西区的刑天府当孙子去了,期盼着府主大人能够拉他们一把,逃出这集中制令衙门。”看到主事大人不忿,一旁的文案侍从王福愤愤不平道。

    城西区有两个刑天府,正儿八经的刑天府就叫刑天府,而他们这城西区刑天府仅仅是多了三个字,但就变成了虚职,整日里无所事事。

    王福是从秦皇秘府时候便跟着王青,两个人主仆关系深厚。

    “呼!”

    被身边人拉回了思绪,王青不禁长舒了一口气,摆摆手道:“反正也没什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