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2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20节 (第3/3页)

前日,郝庆玉在书院言明,有学子犯了大错,愿意帮对方悔过,结果当晚遭到毒杀;

    昨日,衙门仵作验尸,潘承炬根据推理,初步筛选出三个嫌疑人,拿走了郭承寿的药单;

    今日,解元刘昌彦指认郭承寿抄袭文章,郭承寿最终被衙门缉捕,药单里也确定了钩吻成分。

    按照这三日的轨迹,确实可以梳理出动机和手法,郭承寿被认定为杀人凶手,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但早在十天前,郝庆玉就告知外宅,他与某人合谋做一件大事,若是成了,后半生衣食无忧,若是失败,外宅就带着儿子和如今积攒下来的钱财速速离开,以防被加害……

    结合郝庆玉为人的反转,显然这件大事,就是要挟身为皇亲国戚的郭承寿,在他身上捞一笔大的,甚至准备用那个剽窃文章的秘密,吃一辈子!

    如此一来,此案的另一个嫌疑人也浮出水面,正是郝庆玉的合谋者,而相比起来,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下毒的郭承寿,嫌疑反倒大大降低!

    眼见这个麻烦县尉沉默下去,知县段成功大喜过望,哈哈一笑:“案子还未开堂审理,无辜之人便能洗清冤屈,万幸啊!万幸!”

    潘承炬再将信件仔细看了两遍,并没有嘴硬,沉声道:“如此看来,此案确有层层疑点,将郭承寿暂时放了吧,若再查清新的罪证,缉拿不迟!”

    主掌一县的两位官员都作此决定,在边上负责记录的押司自然准备执行,然而就在这时,狄进开口道:“学生以为,郭郎君不会愿意这般出狱的。”

    段成功不明所以,潘承炬倒是意识到了:“你的意思,是先抓真凶?”

    狄进道:“倘若真凶未被捉拿归案,只放郭郎君离开县衙,来日传扬出去,必定会被指指点点,甚至众口铄金,有慑于郭家之势,包庇纵容之嫌。”

    这是真心实意的,将来若是有什么不堪的传言,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奔走查案的自己,到时候什么难听话都有……

    人言可畏,不可不防!

    段成功也意识到了,这绝非危言耸听,脸色立变:“那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狄进早有准备,面上闪耀着寻找真相的光辉,字字铿锵有力:“请容学生入狱内一探,向郭郎君问明案情,将真凶缉拿归案,还无辜者一个真正的清白!”

    第二十九章 凶手居然是他?

    县衙牢狱。

    阳曲是并州治所,相比起普通的县城,此处的条件自然好一些,而当狄进在狱卒的引领下来到郭承寿所在的牢房前,发现这里更是被收拾过,比起那些普通犯人,条件要好上许多。

    但这位出生含着金汤匙的公子哥,恐怕一辈子都想象不到,自己会来到这么个地方,痴痴地坐着,好似没了魂。

    想到潘承炬就这样抓了此人,投入大牢,狄进都默默赞叹了一声。

    不是为这种莽的行为,而是为背后的勇气和底气。

    宋朝别的不行,这种为求公理道义的文士气节,还是值得肯定的。

    此案如果郭承寿真的是凶手,那么接下来的发展,基本是路一级的提刑官会为县尉的行为站台,京中御史更会交口称赞这种不畏权贵的行径,而不是上官直接打压,迫不及待地把权贵之子放出来。

    在比烂的封建时代,这已经很不错了,至于权贵之子为此受到严惩,杀人偿命,那是讲给老百姓听的童话……

    “如果我将来遇到类似的案子,有法子让凶手一命偿一命么?”

    狄进脑海中陡然浮现出这个问题,嘴上则唤道:“郭郎君?郭无邪?”

    郭承寿浑浑噩噩地抬起头,看了许久,才认出来者:“狄仕林……是你啊……你为何来了牢中?”

    “为你洗冤!”

    狄进收敛心思,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一遍目前的情况:“如今你的嫌疑已经被洗清,但在外界眼里,你依然是凶手,因为我们不可能将这其中的道理讲述给每个人听,唯有抓住真凶,揭露了案件的全部真相,你才算真正清白。”

    郭承寿怔怔地听着,然后如梦初醒,猛地探手抓了过来:“我没有剽窃,没有杀人,只要还我一個清白,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伱!”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