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24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45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这个人在历史上留过名,不是自己有多大前程,而是靠韩琦的一首《览诸人赠狄国宾察推诗》。

    凛凛梁公万世尊,复唐功业并乾坤。为臣所守能忠义,异代犹思录子孙。老嗣寂寥虽未振,大名瞻仰只如存。后人真有希颜志,岂特孤风擅一门。

    从这首诗中也能看出,历史上狄仁杰在并州的嫡系后人,在宋朝时期没出过什么人才,狄国宾是考中了明经科,在地方上当小官,算是矮子里拔尖,由此韩琦才生出感慨,赠诗加以勉励。

    后来狄国宾还将“告身”给了另一位叫狄棐的进士,将其拉进了族谱里面,狄棐从此自称狄仁杰的十四世孙,此人官至龙图阁学士,右谏议大夫,倒是朝廷要员。

    现在的并州狄氏,不需要靠先祖的名声来拉拢外人,因为自家就出了狄进这种足以光耀门楣的三元魁首,不过如此一来,也衍生出一个问题,他们是真的能靠狄进的声名耀武扬威的。

    狄湘灵看出了弟弟所想:“六哥儿是担心,族中会出现依仗权势,作威作福之人?”

    狄进点了点头,直言不讳:“先祖狄梁公是何等才干,都有贪暴为虐之子,大族人员庞杂,若不严加约束,势必会有败坏门风的恶人!”

    狄仁杰的二儿子狄景晖残忍无道,为害一方,让老百姓推倒了给狄仁杰立的生祠,如今并州的这一脉,不是狄景晖的后人,而是长子狄光嗣的后人,一直重视门风家教,在前朝没有挣下偌大家业,唐末时也没遭到血腥清洗。

    不过那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,想要有多大的警醒作用,未免天真,如今本是寒门,好不容易有个一飞冲天的机会,完全能够预料,有人会膨胀自大,甚至为非作歹。

    狄湘灵冷哼一声:“真要有这等族人,我们下起手来,也绝不容情,定要大义灭亲,以正门风!”

    吕夷简面面俱到,教子有方,都被吕蒙正那一脉坑得够呛,狄进可不会重蹈覆辙,大义灭亲是绝对不会手软的,但如果能提前约束族人,自是更好不过。

    略加思忖后,想到狄氏族人进京的时机,狄进微微一笑:“他们来得倒是时候,亲眼看看曹利用一族的下场,比起任何说教,都要有用百倍!”

    第三百一十六章 曹利用的末路

    “还未入京么?”

    “早呢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呼!呼!都已这般热闹了,居然还未入城?”

    “没到!前面才是十里铺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三位公子,那就是了!”

    “哗!这就是京师啊!”

    三个少年郎站在护城河边,遥望着那川流不息的人群,汇入巍峨的墙体中,发出由衷的惊叹声。

    这三位都是并州狄氏子,站在最前面的叫狄佐明,满脸兴奋,路上就是他在不断询问进没进城,此时感叹的声音也最大;

    站得略靠后的是狄国宾,个子不高,面容清瘦,眉宇间满是疲惫,显然车马劳顿,并不好受,但看到这天下第一雄城,还是振奋了精神,赞叹不已;

    站在最后的是狄尊礼,跟在两位族兄身后,神色有些木然。

    寒门就是如此,族谱虽是一家,但许多人各奔东西,同辈的取名当然不会多么讲究,如果不是狄进高中三元,声名鹊起,每年祭祖来的都不会齐,有的远走他乡,也就渐渐没了联系,当然现在闻讯都回归了,背靠大树好乘凉。

    不过目前主持家业的狄元昌,也不是易于之辈,那些有了好处后再回来投奔的,是肯定没资格前来京师,听候狄进调遣的,此时前来的三位少年,都是族内根正苗红之辈,长辈都在之前入学时出过力。

    而此行他们跟着雷家车队一起入京,途中正好有个照拂,临到城门才分别,眼见没了外人在场,狄佐明更加兴奋:“我们马上就要见到六哥了,可要给他留個好印象!”

    狄国宾脸色有些难看:“这一路我颠得难受,要不找个地方,先修整一日?”

    狄佐明不太愿意,看向狄尊礼: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