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46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66节 (第2/3页)

上司,还提出了编修刑律。

    现在他凑过去就是服软,不凑过去又肯定是很快靠边站,颇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。

    更失望的是,寇瑊一家用不上了,只能看看王拱辰那边能否得用了……

    当然,最关键还是薛奎,那位参知政事从衮服祭祖起,就坚定地反对太后,如今俨然是帝党的头面人物,再加上年岁老迈,对于陈执中造不成威胁,他自是希望薛老相公能出面,好好压一压那个小辈的气焰!

    张氏办事确实得力,第二日夜宴,尚未回府,便中途钻入陈执中的马车内,兴冲冲地道:“相公,王直院应下了!”

    “哦?”陈执中露出喜色,却又有些怀疑:“这般干脆?”

    张氏道:“妾身看得出来,这位王直院很是痛恨那位狄大府,薛三娘子想要遮掩,都遮掩不住呢!”

    陈执中这才放心,抚须笑道:“状元之间也是相轻啊,两人仅隔一届,如今的地位却是天差地别,王拱辰岂能忍得下这口气?他准备怎么办?可曾提及薛相?”

    张氏听得夫郎急切的问题,切实地感受到那个人带来的压力,低声道:“王直院说了,薛老相公已有关照,让他发动年轻同僚,引经据典,上言论列,展开一场朝议辩论!”

    “朝议……辩论……?”

    陈执中闻言喜色却陡然凝固,喃喃低语片刻,失声道:“不好!王拱辰怎的这么蠢,竟看不出来,他的岳父,薛相帮的不是我们啊!”

    第五百四十七章 我来了,官场上也能有公平!

    “朝议辩论么?”

    狄进合上奏劄,点了点头:“理不辨不明,既有争议,论一论是好事!”

    “大府说的是……”

    庞籍和谢松位列左右,嘴上应是,心里却有些发愁。

    相比起主官的红光满面,精神十足,这两位判官和推官,精神都有些萎靡。

    岁数大了,还加班熬夜,难免如此。

    所幸成果十分喜人,《宋明道详定判例》于京畿的案例已经初步整理完毕,接下来便是顺理成章地以开封府衙的名义牵头,让审刑院和大理寺也动起来了。

    关于这点,谢松已经跑了好几次大理寺,那边的吕氏门生十分乐意配合,庞籍则去了审刑院,那里就有些抵触了,直到遇见一位黑脸的年轻官员。

    庞籍与对方聊了聊,却是颇为投缘,很对脾性,然后回头就听到了坏消息。

    一旦进入朝议辩论,那不争吵几个月,是肯定没完的,到时候不仅耽搁对于案件的重审,还影响《宋明道详定判例》的编著。

    狄进知道他们的担忧,刚要解释一二,就听得略显匆忙的脚步声传来,到了屋外又停下,缓了足足半刻钟,才见到一身绯袍的陈执中,矜持地走了进来,行礼道:“狄大府!”

    狄进微微点头:“陈判官这些日子辛劳了,鄢陵程氏的田产纠纷结束了?”

    开封府衙判官,作为处理京城日常庶务的副手,粮运、家田、水利、诉讼等事均可插手,这些时日陈执中未曾露面,便是找好了借口,去解决一起家田之争。

    陈执中早有准备,故作叹息:“下官惭愧,程氏族亲各执一词,依旧难以达成一致!”

    谢松知道吕家和陈家走得颇近,在边上讨好地应了声:“这等地方大族,纠纷难断,若是贸然判下,他们还会闹到御史台,请言官出面,府衙每每遇上,也最是头疼啊!”

    “说来我刚刚回京,家中府邸就挤满了访客,多为京畿大族,很是热情!”

    狄进露出可以理解的表情,微笑道:“既如此,陈判官是准备回府衙调明更详细的文书资料,再去鄢陵,安抚程氏各房?”

    陈执中脸上微微有些尴尬,却也笑道:“下官原本是有此意,然听闻大府在修撰《宋明道详定判例》,可解决这些疑难之案,大为欣喜,愿效全力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别说庞籍,就连刚刚讨好的谢松,神色都变了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,陈执中消失不见,几乎没来开封府衙,在外奔走些什么,大家心里都有数,反观他们起早贪黑地加班,好不容易准备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