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4节 (第3/3页)
惨然说:“卑下有个大胆的妄想,可以不去安福殿, 直接上御前伺候吗?” 皇帝朝她笑了笑, “一个连长命缕都不会编的女郎,朕觉得你应当没有这本事,能够留在朕身边。” 没有本事可以学啊, 苏月道:“其实端茶递水我也会, 我还会研墨铺床、更衣擦身。总之上面怎么吩咐, 卑 下就怎么做,一定做到陛下满意为止……顺便问一下, 宫人在宫中服役是有年限的吧?等我年满二十五,可以回家吗?” 回家回家,三句不离这个宗旨, 十分令人不快。 皇帝道:“也有二十五回不去的, 留在宫中当傅姆, 教导新入宫的宫人,侍奉完皇帝侍奉皇子,侍奉得好, 能荫庇儿女。” 可是都回不去了,哪来的儿女让她荫庇。她又生出了一个奇异的想法, “那陛下会为宫人指婚吗,找个合适的人结成夫妻,才能荫庇子孙啊。” 皇帝板着脸看她,“你能不能想些实际的东西,为何不是想献身,就是想嫁人?” 为什么,他不知道吗?苏月惆怅地说:“我自小没有离开过爹娘,幼时断奶送到外祖母家,我阿娘想我想得睡不着觉,第二日就把我接回去了,我实在不忍与爹娘分离。” 皇帝心道果真是捧在掌心养大的孩子,真是吃不得一点苦。不过他更关心另一个问题,“断奶失败了?你又喝上了?” 苏月有点不好意思,“倒也没有。我阿娘抹了辣椒,我吃了苦头,后来就死也不肯吃了。” 皇帝叹息,“果真和你打交道,伤你八百,得自损一千。”顿了顿问她,“听说你装病的本事,自幼就颇能唬弄令堂?” 苏月讶然,“这话是我私下和颜在说的,您怎么会知道?” 皇帝说:“隔墙有耳,有些话不能随意说,祸从口出的道理千万要记住,尤其是身在宫内。” 所以一切尽在他掌握,苏月觉得自己就是个蚂蚱,跳不出他的笊篱。 黯然神伤,她两眼呆滞地望着殿顶道:“我阿娘心思不复杂,蒙骗她很容易。” 皇帝怜悯她的单纯,“你没想过她早就识破你了,只是疼爱你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?” 这么一说,苏月更难过了,“想阿娘,想见她。” 皇帝没理会她的喋喋不休,“你说令堂心思不复杂,朕看你才是真简单。她装不知道,居然能瞒你十几年,你是一点也不往深了想啊。” 他坐得这么近,还一句句直戳人心,要多讨厌就有多讨厌。不过是去太后宫还是去御前,这件事需要仔细分辩,她试图再与他打商量,“我在梨园学的琴技,荒废了很可惜……” 皇帝横了她一眼,“是舍不下白少卿,还是觉得留在那里仍有机会因病内退?” 然后她就语窒了,发现哪个原因都对她不利,“那卑下还是侍奉陛下好了。” 皇帝脸上露出一点笑意,“你想侍奉朕?徽猷殿内外女官不多,且都是核定永远不能离宫的,你决定了,要来朕身边伺候?” 果然她犹豫了,支支吾吾道:“容我再想想。” “还是去太后身边吧。”皇帝游说,“那里都是要做女官的人,且眼下还没定名号,你要能讨得太后欢心,太后放恩典让你出去,那你就能光明正大回姑苏,再不用藏着掖着了。” 这也算富贵险中求,她思量再三艰难地作了决定,“那好,我上安福殿侍奉太后去。” 皇帝点了点头,毕竟做御前女官起点太低,太后宫里挑选的人,都是日后为扩充掖庭的。他这是公然替她插队,她不知感恩还与他讨价还价半天,要不是看她端午给他做过长命缕,他连理都懒得理她。 一切安排妥当了,他偏身问她:“现在痊愈了吗?” 苏月因碍于脸上起了红疹,狼狈模样不敢让太后看见,立刻闭上了眼,“没有、没有,头晕头疼。” 皇帝也不揭穿她,调转视线望向床榻一角的包袱。她出逃的全部家当都在里面,不知装了些什么。虽说翻人包袱不太好,但又架不住好奇,便悄悄伸手扯了下。 可惜头一次没有成功,第二次些微露出一角,只是看不真切,索性寻了个由头正色问她:“梨园可有人趁机让你往外带信件?朝中正严查官商勾结,朕看你畏畏缩缩,不免有些怀疑你啊。” 说起官商勾结,苏月势必要撇清的,谁让她家就是“商”呢。 她说绝没有,“陛下不信可以搜我的身。” 皇帝表示倒也不必如此上纲上线,“检查一下随身携带的东西就行了。” 然后俯仰无愧地解开了她的包袱,打眼一看,只有两件斗篷,其中一件还是他赏的。这下就算想寻她的不自在,也拉不下这个脸了,心里有些高兴,但要尽力按捺住,淡声道:“在梨园呆了大半年,一点家当都不曾积攒下,那些下帖子邀你们的勋贵府邸竟这么小气,不给赏银吗?” 苏月说不是,“钱财乃是身外物嘛,我已经要死了,还在乎那个做什么。我最看重的无非是这两件斗篷,一件是我阿娘珍爱的,另一件是御赐,不管到哪里我都得带着,这是感念母亲的疼爱,感念陛下的天恩浩荡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