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22章 (第1/2页)
“这是烤的土豆?” 江清月点了点头,“我们刚才尝过了,味道还不错。” 别看这土豆烤得黑黑的埋汰,但是外层的皮一剥开,里面立马露出金黄色的泥肉来。 被火烤过的焦香味也立马扑鼻而来。 一口咬下去,烫的人嘶得一声,但那口感软软糯糯的,抿上一口便在嘴里化开。 虽然没有加佐料,但吃下去回味无穷,还带着丝丝的回甘。 吃上两个,就觉得已经半饱。 村长笑得合不拢嘴,朝着宋砚和江清月夸赞,“这土豆可真是个好东西,我还没见这么简单就能拿来吃的主食,这就叫皮薄馅大吧。” 江清月和宋砚相视一眼,忍俊不禁。 稻子和小麦割下来都要脱粒,还要晒干后用石臼和石磨才能杵出米和磨出面粉。 这么一比,土豆吃起来确实是方便多了。 收完土豆,大家按照之前说的按劳分配,当初出了种子的江清月一家自然是分得最多的。 不过即便分了小头,大家对这数量也都非常的满意和意外了,妇人们还跟着江清月一块‘琢磨’出了不少土豆的吃法。 除了烤土豆,还有炖土豆、炒土豆丝等等。 土豆也一跃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吃食。 收完土豆,接下来就要收稻谷了。 水稻不像是土豆晚点收也可以,水稻的收割时机往往就那么两三天。 一旦错过了,收成就会损失不少。 所以一般割水稻都是等到九成熟的时候,就开始组织抢收。 这两天,村长和村子里经验老道的老人们早晚都要在稻田里转悠。 除了判断稻谷的成熟度,还要观天看天气。 时机一到,村长便开始一声令下组织大家收稻谷。 稻谷割下来后整整齐齐地捆成一束束码着,再挑到晒谷场用禾戽(hu)来给水稻脱粒。 禾戽的样子像是一个巨大的斗车,下面是用木头做成的斗状大桶,上面插上竹篾做的三面墙。 脱粒的时候高高扬起手臂,大力挥动着稻穗朝着斗内甩去。 谷粒四下飞溅,被竹篾挡住后便会乖乖落进下面的大斗。 虽然这种方法原始又费力,但是确是他们目前最容易做出来的脱粒工具。 而且每次打的时候,稻穗甩到四壁的撞击声和稻谷四下弹跳的声音,在众人的耳朵里也是格外的美妙动听。 打完稻谷还不算完,趁着天气晴朗,还要赶紧把打下来的稻谷在晒谷场摊开晾晒。 晒谷子的活计相对轻松,只用上午下午各翻一次就行。 所以这些活计都是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在弄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