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六月的周念 (第2/2页)
事,念念还小。”舅舅赵福贵终于开口了,声音沙沙的,带着一种庄稼人特有的愁苦。 周萍立马开口:“好,她还小,那你说,怎么办?你带回去养?” 舅舅看了一眼舅母,不说话了。 周念知道,舅舅家也不好过,姥姥早走了,姥爷年轻时候干活砸坏了腿,动也动不了,只能在床上躺着,等哪一天老天爷开眼带他走。 三个姨姨嫁去了外村,很少有联系了。 两个小子,今年才九岁,也干不了什么,前段时间传出舅母怀了,现下一大家子全靠舅舅的那点木工活维系吃穿。 周念不知道现在这个情况她应该怎么处理,她的眼睛涩涩的,抹了一把,没有泪,只有一种麻木的冰冷蔓延全身。 “行了,这事咱们先回去问问,现下天也快黑了,咱们先回吧。”周建安打破沉默,率先走了。 他们知道,今天是没法定下来的。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,舅舅是最后走的,她听见他沉重的叹息和带上大门的吱呀声。 周念转头看去,夕阳的余晖给破旧的窗棂涂上了一层凄艳的橘红色。 院子里空落落的,家禽全都杀了,就连能陪她说说话的小羊也卖了。 全世界好像都安静了。 周念转去灶房给自己盛了碗红艳艳的茶水,坐在门槛上,小口小口地喝着。 味道涩口,熬的太久了,有些难以下咽。 不好喝但也能喝,这也算是她今晚的“晚饭”了,勉强灌个水饱,家里确实没有米面了,都用在她爸的宴席上了。 她需要些力气,哪怕只是为了承受接下来未知的命运。 周念低头看着手里的瓷碗,白惨惨的,这还是和村里的姨婆们借的,赶明儿大早就给送回去。 吃过茶,洗好碗,天已经黑透了。 村里没有几盏灯,只有零星几个窗户透出昏黄的光。 她摸黑洗漱,然后爬上那张吱呀作响的木板床,手顺着床板里侧的缝隙向下摸索。 摸出一个红色塑料袋,包的紧紧的,扁扁的。 周念拆开,露出来的是一迭半新不旧的钱票。 都是小面额的,总共有五十多块,这是这几年她自己攒下的。 她爸也没有几个钱,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,才贴上棺材本。 她睁大眼睛,躺在床上,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天。 天上有几颗星星,星星冷冷地闪烁着,遥远而不可及。 明天,大伯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? 她会被送到哪户人家? 书……真的再也读不了了吗? 一个个问题,像沉重的巨石,压得她喘不过气。 其实,她可以想到,大伯走之前说的话大概率是要把她许人家了。 她才十四岁,却觉得人生已经看到了尽头。 要么在不久的将来,被随便“定”给一个陌生男人,重复母亲的悲剧;要么,就在这无人在意的角落里,像一根野草,自生自灭。 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,浸湿了身下的枕头。 这一次,她没有再压抑自己,任由自己在这无边的黑暗里,无声地哭泣,为死去的父亲,为走掉的母亲,也为眼前这片看不到任何希望的、绝望的未来。 哭着哭着,极度的疲惫终于战胜了一切,她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。 睡梦中,她仿佛又回到了教室里,陈老师正在念一篇关于外面世界的课文……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,照在她的课本上,暖洋洋的…… 窗外的夜色,浓重如墨。 麟山村的夜晚,寂静无声,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,吞噬了所有的希望和声响。 只有草丛里不知名的虫鸣,还在不知疲倦地叫着,像是在为这个十四岁孤女奏响一曲哀伤的夜歌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