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01章 破荒之旅  (第2/2页)
着这什么海外贸易就不能停,必须要扩大规模,多多和西洋人做生意才行。”    什么礼义仁智信,什么陋室铭,什么君子高洁……    这个时候,如果胆敢有人站出来大声疾呼的话,绝对会被满朝文武揍的满头包。    你家没有清苦过吧?    那你家肯定是贪官,查,查的你全家死光光才行。    就算你家从祖上就有钱,那你难道就不想更有钱吗?    一亿多两白银啊……    弄到一起,能铺一条从京师到辽东的银路了。    更不要说,这些贸易当中,很多还是朝廷的产业。    税收加上盈利,每年能够为国库带来差不多五千多万两白银的收入。    有了这笔钱,什么干不了?    拿银子砸,都能把建奴砸死。    一时间,大明的朝廷就没有如此团结过。    所有人,不分阵营、地域、官阶,全都达成了一致意见。    这个海贸啊,必须要搞,还要大搞!    而在奏章的最后,孟南贞也详细介绍了收复台湾岛的意义,并且请求朝廷派遣官员,到台湾开府建衙,正是把台湾纳入大明的统治序列当中来。    当得知台湾能够控制住扶桑、朝鲜、琉球和南洋的贸易通道,光是每年的过路费都是一笔天文数字之后,朝廷终于不再把这里当成荒芜之地了。    当天的朝会上,就推举出了新鲜的台湾巡抚。    是的,大明朝廷尊重了孟南贞的意见,把台湾直接提升到了一省之地的地位。    奏章的最后,当听说西洋诸国的使团已经前往京城,打算和大明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时候,大明的上下稍微犹豫了一下。    我大明乃天下共主,尔等蛮夷前来觐见已是莫大荣幸,竟然胆敢要求平等外交?    不过这种顽固的态度,很快就被那海量的财富给击破了。    大明君臣的表现,充分证明了什么叫钱是王八蛋,给钱啥都干。    唯一让大明君臣有点胆怯的是,大明也需要到万里之外的欧罗巴去建立大使馆,派遣使节。    乖乖,广东都是蛮荒之地的大明君臣眼中,万里之外的欧罗巴,简直和地狱没有什么区别了。    谁去啊?    这辈子还能回来吗?    特别是礼部的官员,这段时间里称病告假的凭空多了数倍都不止。    不过信王仔细地了孟南贞对于外交的重要性的阐述之后,一咬牙,还是请示了天启。    天启相比起他弟弟来,那就干脆的多了。    既然这么重要,那就干。    被指派的官员敢不干,那就杀他全家。    千里之外的南海上的一战,给大明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氛。    这个老大守旧的帝国,在经历舰炮洗礼之前,先被汪洋大海一样的银子敲开了国门。    不过这个改变,足以让孟南贞欣慰。    半个月后,西班牙、葡萄牙、英国外交使团正式在天津卫登陆,受到了大明的隆重接待,开始前往京师。    孟南贞特地派遣而来的精通外交事务的人员,成为了双方交流、沟通、碰撞的最好的润滑剂,才没有让一场破荒之旅,变成激烈的冲突。    看到了大明友好而开放的一面,三国使团都对此次之行,抱有极大的信心。    而在京师的信王府里,信王在连续几个通宵把孟南贞特地送回来的外交概要通读之后,心里终于有了谱。    先生啊,您甘冒烽火,也为大明带来了如此大的转变和利益。    孤自然不能浪费您的一番心血。    只是先生啊,您可要快点回来啊。    皇兄他……    好像快要不行了。    经过五天的路程,英西葡三国使团终于来到了京师,这座远东乃至是当世最大的城市。    当看到巍峨耸立的城墙,以及数百万人的规模时,三国使团的人全都被吓到了。    这个世上,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城市?    这么多的人口,比他们整个国家加起来都要多了。    信王没有在皇宫里接待三国使团,而是选择在了礼部。    他很好地领会了外交平等的原则,并没有盛气凌人地展现大明的威仪,更没有强制要求三国使节下跪。    经过突击补课的信王和大明官员展现出了还算是专业的外交风范,让三国使节十分意外。    不过这样的国家,显然是他们希望交往的。    因为双方都有极大的诚意建交,所以谈判十分顺利。    一个星期后,大明分别和三国签署了正式的建立外交条约。    与此同时,大明也在京师里靠近内城的地方,划出了一块土地,作为三国使馆的兴建之地。    当三国使节准备返回欧洲,获取本国君主签字的时候,大明历史上第一批外交官也随着三国的船队出发,驶往他们完全陌生的欧罗巴。    此行,他们还肩负着一个巨大的任务。    那就是观察和牢记西洋人的航线,以便日后大明的船队能够顺利地往来于亚欧之间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